分路镇封洲村: 从 "婚车难行" 到 "让地共建" , 新规民 约立起新风尚

2025-07-13 15:02  

“那天的情形,真是又急又臊人!”提起今年三月嫁女儿的经历,分路镇封洲村三组村民江和平至今记忆犹新。眼瞅着大喜日子到了,婚车却被小组房前屋后堆的柴火、牛栏和烂泥路死死堵住,“进不来,出不去”。他当时就犯了愁:“小女以后出嫁,总不能也这样吧?这路,非得治!”

江和平的“婚车之困”,犹如一记警钟敲响了小组人的心弦。 正值封洲村深入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之际,这个 鲜活案例成为开门搞教育的生动教材。村“两委”班子坚持问题 导向,将群众诉求作为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,立即组织党员干部 入户走访、蹲点调研,在倾听民声中锤炼作风。


 

(群众开展议事协商)

通过召开“塆子夜话”“户主议事会”,村委会广泛征集意 见建议,最终凝聚出 “廊廊通”共建共识。党员干部带头示范, 群众积极参与,一场以“清杂物、拆违建、硬化排屋间路面”为 内容民生实事火热展开,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实际 行动。

“光有想法不行,得大伙儿一起干! ” 村党总支书记江峰深 知村民自治的力量。村两委创新思路, 以小组为单位,推选出 20 多位信得过的老党员和村民代表,组建了7 个“村民自管会”。 “自管会”成了主心骨,从挨家挨户收集想法,到筹钱、出工、监 督施工,全包了。

最令江峰书记意外的是,乡亲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。大家自 发摸索出“三出一让”模式——按人出资、按户出力、捐物出力, 最可贵的是自愿“让地基”。妇女主任卢登敏第一个站了出来:“先 从我这儿让!路通了,大家都好。”她爽快地让出了屋旁45 平方 米的地块,相当于半个菜园子。这一举动产生了示范效应,265   户村民积极响应,“张家让一尺,李家让一丈”,累计让地约 2800  平方米。江峰书记感慨,从过去占地必争补偿,到如今为公益主 动让地,村民的思想觉悟发生了深刻转变,人心真正凝聚了起来。

 

( “廊廊通”建成后)

众人拾柴火焰高。短短时间内,8.8 公里的小巷子铺上了硬 路面,280 盏路灯照亮了夜归路,4 个小组彻底“廊廊通” ;村里 的大池塘扩了 4000 多平米,建起了污水处理池,铺了 660 多米 排水管,“再也不用闻臭水沟味儿了! ” 村民老郭高兴地说。更 实惠的是,1600 多亩土地流转出去,带来了35 个在家门口就能 干的活儿,户均增收 5000 元,村集体腰包也鼓了 15 万元。“这 钱,能给大伙儿办十件实事! ” 江峰书记盘算着。

环境美了,腰包鼓了,村民们的心气也高了。“这好光景, 得有套好规矩护着!” 村民们主动找到自管会和红白理事会,要 求把整治环境时形成的好做法,变成管长远的好村规。大家坐在 一起,你一言我一语,商量出了《封洲村村规民约》6 则 12 条。 “白事不过五( 天),礼金不过三( 百),公事用地零补偿!” 这  几条新规,写得清清楚楚,直指过去的陈规陋习。村里通过“塆

子夜话” 、户主会反复讲,红白理事会盯着执行。

如今,走在封洲村,硬化的巷道干净整洁,池塘水清岸绿。 村民自发组织的清洁日、最美庭院评比热热闹闹,反诈、禁毒宣 传也深入人心。“路通了,心也顺了。现在办个红白事,省心多 了,负担也轻了! ” 江和平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。

一场进不去的婚宴,逼出了村民让地 2800 平的决心;过去 乱糟糟的村巷,换来了如今清清爽爽的新面貌;大操大办的旧习 俗,也让位给了“红白事省着办”的新村规。封洲村的干部和村民 拧成了一股绳,实打实地干出了新气象——路好走了,环境美了, 负担轻了,大伙儿心里头都透着舒坦!


相关阅读

https://img.cjyun.org.cn/a/10127/202507/06b998540e5b6b2b97c94152bc28e9e3.p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