筑牢黄梅“生命之堤”——走进西隔堤加固工程现场

2021-05-14 21:45   湖北日报  

5月6日,西隔堤加固工程现场,芦竹埂险段正在加紧施工。

文/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江卉 通讯员 吴慕枫

阅读提要

龙感湖,位于湖北省与安徽省交界,为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共有。龙感湖东边的湖堤叫东隔堤,属于安徽;西边的湖堤为西隔堤,属于湖北。西隔堤守护着鄂东百万人民,是名副其实的“生命之堤”。

眼下,西隔堤正进行着近半个世纪来最大的加固工程。

投资6.78亿元加固西隔堤

西隔堤位于黄梅县境内,南端与黄广大堤搭接,北至黄梅县城东北抱儿山,是华阳河蓄滞洪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5月6日,在黄梅县水利和湖泊局工作人员的引导下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驱车从黄梅县城出发,穿过龙感湖管理区,历时40多分钟踏上西隔堤。

西隔堤是鄂东地区防洪保安的重要屏障,直接保护着黄冈市黄梅县、武穴市、龙感湖管理区127.04万人、83.42万亩耕地和京九、合九铁路,沪渝、沪蓉高速、105国道及正在建设的合安九、黄黄高铁等全国重要交通干线安全。

“以前的西隔堤是黄梅人用肩膀‘挑’出来的,上了60岁的人,几乎都出过工。”县水利和湖泊局四级调研员张良俊说,西隔堤始建于1977年,此后多年,黄梅县每年投入10万劳力就地取土筑堤。

“西隔堤全长39.124公里,略短于一个全程马拉松的长度。”县水利和湖泊局局长徐旭文介绍,土堤防洪标准低,汛期经常出险百次以上。

日废斗金抵不过东风一浪,西隔堤防汛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。2004年起,西隔堤先后实施过4次应急修复工程和一次河流治理工程,但堤身单薄的状况未能根本改变。

2020年7月,西隔堤加固工程获得立项审批,总投资6.78亿元,分两期两年完成,设计防洪标准50年一遇。

灌注“金刚龙骨”固基

红旗呼呼作响,沙土扑面而来。在西隔堤最险的一段——芦竹埂,记者领略了风口的厉害。

大堤外,龙感湖一望无际、浩浩汤汤。“别看现在风平浪静,汛期浪高能达2米多。”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汪波介绍,风大浪急,单薄的土堤经不起长时间拍打、冲刷,2016年夏,防汛人员在芦竹埂日夜坚守,光是子堤就筑了2米多高。

西隔堤险情如何根治?“加高、培厚、建平台,还要灌注水泥桩,让堤身强健起来。”西隔堤加固工程项目法人代表、西隔堤管理处主任丁恒来说,西隔堤一期工程完成后,堤坝高度将平均增加2米至3米,宽度从2米拓宽到8米,3台挖掘机能并排行进。

记者在现场看到,在加固培厚的大堤上,施工人员加盖上一层白布,“这叫土工布,在洪水长时间冲刷、浸泡大堤时,土工布可以起到保护作用。”

土工布上,还装了钢丝网。钢丝网里包裹石块,在堤身上筑起一堵石壁。在芦竹埂险段,部分堤身迎水面已完成石壁施工。

除此之外,施工人员还为西隔堤添置两大“防身法宝”——平台和水泥桩。

在西隔堤的迎水面和背水面,分别建起宽20米和30米的平台,缓冲洪水对堤身的冲击。

水泥桩则是给西隔堤单薄的堤身打造了一副“金刚龙骨”。“突突突……”沿大堤行走,记者看到,迎水面平台,处处可见水泥桩。

西隔堤加固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桂子茂介绍,水泥桩都是现场施工,用灌注设备现场钻孔灌入水泥与泥土混合,在地下形成长约11米的水泥桩。20米迎水面平台,每隔约1至2米就有一根。仅1688米长的芦竹埂险段,这样的水泥桩就有2万多根。

防洪堤将变生态公园

“密切关注水雨情变化,一般情况下,每天测报3次水位,遇特殊天气适时增加测报次数。”西隔堤施工现场设立的防汛方案展板提示,当地已经进入临战状态,防汛应急救援方案、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一应俱全,块石、碎石、土料、挖掘机、装载机等防汛抢险物料装备也已备好。

“如有异常情况,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报告。”黄梅县委副书记、西隔堤加固工程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高维鹏表示,防汛历来是黄梅“天大的事”,汛期已至,近期雨水多、降水急,来不得丝毫马虎。

已是午饭时间,西隔堤上的挖掘机还在作业。

“人停车不停,要抢在主汛期来临前完成填筑、备土等工程。”丁恒来说,目前,西隔堤项目一期已经完成67%的实体工程量,预计年底完工。

“本月,西隔堤项目二期工程将启动招投标。”县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刘红专说,争取9月开工建设,建成后西隔堤将从防洪堤变身生态公园。

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,西隔堤加固工程实施后,将为华阳河蓄滞洪区安全实施分蓄洪运用提供条件,减轻龙感湖区洪水对保护区内黄广平原的威胁,降低洪灾损失和防汛投入强度,保障保护范围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。

更大的水利工程已经提上日程。在西隔堤加固工程现场,记者看到华阳河蓄滞洪区建设工程简介,该项目总投资121.76亿元,涉及安徽、湖北两省。湖北拟在黄梅建设两个安全区,概算投资7.87亿元。

华阳河蓄滞洪区是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流域40个分蓄洪区之一。“目前,相关资料已经报自然资源部待批,计划年底开工建设。”徐旭文介绍,工程建成后,将为长江中下游大中型城市防洪安全发挥积极作用。

相关阅读

https://img.cjyun.org.cn/a/10127/202105/4e5dbde53f5d54d5f31b453fd73e9a1e.jpeg